翌日一早,文哥儿在竹叶清香中醒来。
东庄这边栽有不少竹子,其中很多都是吴宽上次回来守制时亲手栽下的,如今已经长得十分茂密。
难怪他祖父总是心心念念余姚的竹山,这边的水土确实好,既养人也养竹。
文哥儿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麻利地给自己洗洗刷刷。
即便已经入了春,早上还是有点凉意,且春日多雨,一大早就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来。
文哥儿裹起自己的厚衣裳,去寻文徵明他们用早饭。既然是乡野别庄,早饭便不该拘在屋里用,都是摆在敞亮的雅轩里头就着外头的好景致享用。
春雨蒙蒙,远山仿佛也笼上了一重薄纱,看起来更添几分秀致。
文哥儿胃口一向好得很,看着这样的江南田野风光更是心情大好,哪怕只能吃守制期间的粗茶淡饭,入口都觉香喷喷的。
吴宽他们瞧着文哥儿那吃相,不觉也多添了两碗粥,师生三人吃得饱饱的,绕着廊下散步。
正走着,就听人来报说石田先生过来了。
文哥儿一开始还记不得石田先生是谁,听文徵明一介绍,才想起来这是沈周。
沈周与吴宽少年相知,这么多来始终感情极佳,吴宽知晓沈周来了,便径直带着文哥儿两人前去迎接老友。
外头下着雨,沈周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远远望去看不出真容。不过他虽然已经年近七旬,身姿却依然笔挺如松,不见丝毫伛偻。
文哥儿走近时沈周正好在摘斗笠,那双手一看就是常年拿画笔的手,看起来瘦削修长,偏又给人一种很有力道的感觉。
吴宽等沈周把斗笠和蓑衣都脱下了,才领着文哥儿两人上前说道:“这么早过来,早饭用过了吗?”
沈周说道:“我母亲年事已高,觉少得很,早饭用得早,我也是陪着她吃过了才出来的。”
文哥儿肃然起敬,准备找时间去沈周家跟这对长寿的母子好好聊聊长寿秘诀。
这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必须记在小本本上!
因为想去别人家里讨教这般重要的事,文哥儿表现得格外乖巧,文徵明上前喊“石田先生”,他也积极地上前喊“石田先生”。
沈周笑道:“早听匏庵他们提起过你,也读过你的《饮食诗话》,如今终于见到了。”
文哥儿听到连沈周都看过自己的《饮食诗话》,登时骄傲起来。
骄傲之余又忍不住看了眼吴宽,有点好奇吴宽是怎么跟沈周他们提起自己的。
有些老师看起来不声不响,实际上私底下会把学生的书送给老友并且在信里夸夸!
吴宽哪里知道文哥儿的小脑壳里到底在想什么,领着沈周入内品茶叙旧。
老友相聚,话自然不会少,沈周先是劝勉了吴宽几句,又和吴宽诉说起这些年来的苦恼。
自从吴宽官位渐高,来向他求画的人也越来越多的,他都分不清哪些是真冲着他的画来的,哪些又是想拿他的画去讨好吴宽。
两人一个在京师,一个在苏州,哪怕平日里能书信往来,许多事也不便在信里多说,他便总担心自己的画会让吴宽为难。
别人绝不会无缘无故献画,带着画登门大多必有所求,这不是陷吴宽于两难境地吗?
吴宽摇着头宽慰道:“无妨,不好办的事我不会应下,即便拿着你的画登门我也不会随便松口。”
沈周得知没给好友带来困扰才放下心来。
文徵明当初也是跟沈周学过画的,都是老熟人了,话题便转到了文哥儿身上。
知晓文哥儿有可能今年就去参加岁考,沈周笑道:“提学官可能会被你吓着。”
当初杨廷和十二岁跟着他爹一起去参加乡试,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大家都震惊他爹怎么会带着儿子去考试,等得知杨廷和也是考生的时候顿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