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之的惊人推理(1 / 2)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4578 字 2019-03-27

上阳宫宫门处,接到的纸条就是上官婉儿所留,上面是给李之留出来的秘密藏身地。

只是太平公主一行初到洛阳城,她暂时不能出宫,李之来到那一地,只有他孤零零一人。

在这处院子里,李之为她种下龙涎香,一株新生木,既为上官婉儿的最爱,也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

久久留滞后,留下一直荷包状乾坤袋,悄然回到文绮堂别园,已是距离天色大亮,不足两个时辰。

贞观殿一行让他放下了心事,淞王府李楹原本等着他留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至洛阳城。

因临时决定的洛阳一行,李之就需要亲自前往高宗那里细述缘由。

自晚间一探,武后的心思已经略有了然,他的计划还是成功了。

但三个月的时间之后,如何彻底改变武则天迫切上位心理,依然是个难题。

那位未来的女皇,对自己忌讳莫深,李之并不感到奇怪,反而是太平公主的暗中维护,让他颇有些意外之喜。

只是太平心情过于着急了,以至于被老谋深算的武则天窥出一缕玄机。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实,武后对太平的看重与挂心,看来后世史料在此方面记录多契合真实,未来女皇将她视为类己,显然是符合现实的。

这样看来,太平将自己母亲视作偶像,一心效仿,也几乎切实存在,这就是李之半晚上考虑的焦点。

他很想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现,会令太平有个怎样的最终结局,内心深处的纠结,令李之直到天亮,也未真正理出来个头绪。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在心里嘲笑自己,拥有先知先觉能力,却无法做出改变一个女人凄惨结局的决定。

这个曾被他当作逢场作戏的目标,但在探知此女于武则天面前为自己的维护,从此缭乱了他的思想。

纠结核心问题,就在于太平公主是随后二十年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

因血脉原因,武则天和自己的儿子,天然就注定在政治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高宗死后的权力分配蛋糕中,母子间是零和关系,而李显、李旦,虽然自身无法撼动武则天的权力,但他们的身份,决定他们肯定是李唐拥护者必须扛起的大旗。

一旦出现权力松动时候,他们就是夺权派竖起的急先锋。

武则天和儿子的这个矛盾,决定了他们要么是权力明争关系,要么是潜在的最大权力争夺者关系。

而且对方一旦夺权成功后,基于法统需要,必然要对武则天的地位不予承认,对她的政策,尤其涉及娘家的政策就要大幅改变。

这些都是作为政治家的武则天不能容忍的,所以她与儿子们的关系就是对手关系。至于作为普通人情的母子关系,反倒不值一提了。

此种诡异局势下,太平公主为女儿,是不涉及这个最高权力争夺的。

主观上,早期的太平公主,并没有像后来安乐公主那样明确希望成为皇太女。

客观上,此时的太平公主既没有武则天本身的树立,也没有任何派别重臣的支持,自己母亲考虑的是儿子还是侄子。

所以太平公主在权力的争夺战中只是一个配角,再加上这个配角又是和自己一心的,还是母女关系,那么武则天没必要不喜爱。

但是,一旦涉及到任何权力问题,翻脸也是比翻书都快的。

太平公主钟情的第一任丈夫薛绍,二人已经有子女,一旦可能悖逆,直接诛杀,不给女儿丝毫人情。

后来此人的婚姻,也更多是作为与武家联姻的需要,所以说,不是武则天对女儿的感情比儿子多,而是帝王家亲情在权力面前太不值一提了。

只是,武则天下台,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并受到李显尊重与支持,令她一时间权倾朝野。

她的最大功绩,就是在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并毒死李显一事上,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

自此,因为屡立大功后,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使得太平权势甚至超过了随后的李旦皇帝。

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

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

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也令她起了自己母亲的同样心思。

因而太子李隆基的英明威武,才智过人,就被她开始视为心头大患,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

她随即屡次散布流言,传播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甚至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令其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