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商榷(2 / 2)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4301 字 2019-03-27

但在高宗就位时,颁布了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但他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关系,已经根深蒂固了。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随后逐渐衰落。

只是这种制度下的门阀,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

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

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

所以到了高宗时期,他们的影响力依旧不能小觑,这就是他要颁布法令禁止的主要原因。

这五姓七家之间,甚至通过共同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

可见,大唐皇室对他们的深深忌惮之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听到李之进一步解释前来目的后,在座之人均神情越加振奋起来,他们很明白其中的好处,而且有太平公主这一支皇室势力加入进来,岂不是意味着士族又有了重新崛起的可能。

当然这些人哪一位也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岂能看不出其中门道,眼见得武后登基坐殿再望,皇族李姓即将面临何等局面,他们可是心知肚明。

内里风险不言而喻,势必会遭受到武氏的打击,但在山东这一亩三分地上,他们同样深信不论李姓皇室,还是武氏天下,都不敢轻言镇压,因为一旦做出决定,带来的只有一时间的内战纷争。

因此这些人尽管表情激奋,却无人首先开口,都以为到其中的机遇与危机并存,此时并非表明态度的时候。

李之也不着急,而是耐心的解释,并不时添入他的个人分析,以及对未来局势的判断。

听着听着,这些人也渐渐明白过来,李之话里不少关乎于武后的编排,并不忌讳在他身边的普通太平公主。

这就说明,此位武后的爱女与身边红人,还是心向李姓,李之对于李姓皇族的意义代表着什么,他们清楚的很,如此看来,李之已经在开始为日后的李姓皇室崛起布局了。

即使不是朝廷命官,根据武则天的年龄,也能大概推断出她至多在位年限,二十年也是民间最公认的猜测主流。

这样看来,李之居然将布局看到了二十年后,就是在意味着他很是看重这一次的合作,而且会被当做日后重中之重看待。

其中商业上的合作仅为其一,另一个不好为人道的目的,就是在为李姓皇族成员找一个庇护之所。

李之已经实言告知,渤海湾两岸贯通生意,要皇族李姓参与进来,就是为了后一个目的。

之前的颁令禁止也是高宗所为,正因他深知山东地界上的高门士族不好招惹,才会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

他们当然不傻,很明白高宗的言外之意,只要敢于冒风险助他保住一部分皇室成员,将来这些人再一次上位,就还给五姓七家之前的待遇。

也就是说,李之带来的机会风险与机遇并存,同时意味着这个决定不好轻易做出,需要他们之间详尽磋商后,才好拿出最终决定。

若不是经由李之阐释,太平公主也不会理解其中的门道,正因她此时心里有了数,才会开口说道:

“诸位不急着表态,个中道理我们心中自知,但首阶段的合作里并不存在政治意义,仅是单纯的生意而已!不过我也明白,因为皇家的参与进来,使得之前本该纯粹的生意多出了一层意味,所以,你们再怎般谨慎,我也能够理解。”

此言一说出口,众人的心理负担就小了很多,这才有人出声表达,首先是王衍作答: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首要感念的是皇上的看重,以我个人观点,会无条件的予以支持,况且还有李先生在之间斟旋不是?但此时需要更多人通融下才好做决定,我们王家先做个表态,即使五姓七家做出了相反决定,我们王家也会以私人身份参与进来!”

如此表态,也就意味着王家的态度,其实她们并非多看重高宗的影响,将其摆在首位,仅是一种言语上的尊重而已。

实际上他们就是看在了李之的面子上,他的强大有目共睹,修炼界在民间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讲还要超过朝廷。

李之具有领袖修炼界的实力,他的凶狠能一夜间屠戮正派修炼门派,而且不止一个两个,若是武后不对他产生忌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他的生意有了牵连,就具备了能长久存在下去的条件,即使另有责任隐藏其间,也属于隐秘之事,单纯皇家身份参与到生意当中,并非多大的事情。

日后与武后有了冲突,也是李之顶在前面,然后才是他们王家,王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