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长春见此,方才接着道:“当代至尊性情恬淡随和,对于权柄其实并不看重。
其之所以能为本教至尊,亦是因为与其相交甚笃的应真一更加不喜庶务,不愿做了教主以后,反而荒废自身修行,因此主动把圣子之位推诿给了他。
圣子之位传到他这里,他却是再也推脱不得。
自他之后,无人有才能占据此位。
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晋位圣子,此后一路顺风顺水,晋位未来至尊,在前代至尊体悟天道,于宇宙遨游闭死关,以期突破天相以后,就晋位掌教至尊。”
祁长春看了祁仙一眼,接着道:“石青山承位掌教至尊以后,也自然从前代掌教那里得到了那一面可以与本教教祖传讯的回天之镜。
他心情随和,又因与应真一相交甚笃,知道这一面宝镜内蕴教祖神通法门,却不愿自己独享。
因此与应真一共同参修回天之镜隐秘。
正是这一参修,应真一就修炼出了问题。
其从镜中领悟了何种神通,如今已然难以得知,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正因为其此次参修回天之镜,却在镜中照见了一些莫可言说的形影,他的真元气息,因此被那镜中虚影的气息给染污寄托了。
从此以后,应真一的情况渐渐恶化,至于今日,已经非人,难以挽回。
这便是为何本教要联动两位太上长老,格杀应真一的真正缘由。”
祁仙听得师尊所言,顿时心惊肉跳。
那应真一先前亦与他说过,‘先天虚神功’乃是自回天之镜中领悟,他自行修炼过,亦发现这是一门无上绝学,能让自身归返先天,与先天同炼,甚至可以感应到天道运转,承天体道!
但如今师尊却说,应真一是观照到了回天之镜中,一些言语难以描述的虚影,领悟了邪功,所以才招致当下的祸患?
两种说辞,自己该信哪一个?
先天虚神功明明可以感应先天气息,体察天道,若如此都算是邪门功法,会令自身产生异变了,那世间焉还有能修炼的法门,有上乘的功法?
——须知元真之境,就是归化先天之境。
世间修行者,要迈入元真的门槛,就必须将真元转化先天!
那么越是能体察先天,越能承天体道的法门,自然就越是上乘,越是神妙无双!
世间九成九的修行者,甚至哪怕先天教这一代高层已知先天极可能充斥着恶意,但内心多还是不自觉地认为,归化先天的法门才是神妙无双的法门!
他们的立道之基在此,道心亦在求索先天之上。
如若真正戳破这一点,确实世间不知多少未受过磨炼的修行者,都将道心崩毁!
祁仙一时无言。
也怪祁长春顾念着祁仙的情绪,没有真正把话点破,没有告诉对方——所谓先天法门,就是邪派法门,若是归化先天,就有很大概率会受到先天染污!
他若点破这一点,祁仙畏惮之下,说不得真地会丢下先天虚神功这门邪功,从此以后不再凝练,也就暂时没有了先天寄生的困扰。
然而其说给祁仙的东西实在朦胧,且对祁仙没有多少说服力,祁仙心中挣扎了一阵,也就越发坚定地认为,应真一被围攻之事还有其他隐情,事实真相极可能是石青山忌惮应真一的先天虚神功,不欲令其修至大成,反过来抢夺自己权柄,因而先联动高层,下手将应太上这个不稳定因素磨灭去!
先天虚神功,对于修行者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连石青山这样先天教掌教至尊,都忍不住要出手来抢,即便抢不到,也决然不会叫他人得到!
然而其却没有想到,这门神功妙法,如今已为自己所有。
‘想通’了这一节,祁仙内心也就安定下来,坚持要修炼先天虚神功,并且对自己拿到先天虚神功的传承而暗暗得意。
师徒俩人又闲聊了一阵。
祁长春总免不了规劝祁仙,令之放下与圣女象征的心思,以他自己揣测来看,圣女是那等已然走出前无古人的那关键一步的修行者,而祁仙比圣女还稍差一些,若能放下象征之心,虚心向圣女讨教,以后亦可因此获益。
祁仙哪里听得了这个,当即断言自己与李清儿必有一战。
七日之后的未来至尊竞逐之战,他必然全力以赴,以将圣女斩落马下,来证明自身积累雄厚,天资高绝!
话语说完之后,祁仙也就不再与师尊多言,转而回归自己住所。
屏退侍女仆人,布设好重重遮蔽气息之法阵,祁仙心中微带警醒,开始了今日先天虚神功的修行。
他运转先天虚神功,自身气息愈发精纯,与先天合一。
天地间诸气和谐运转,在这诸气之后,祁仙隐隐看到了神秘莫测的‘大道’本身。
那一层层的光轮互相嵌合,前后推动,随着轮盘转动,天地诸气就转动开来,万物万灵就生长起来,生死轮回由此开启。
“这便是‘元之道’罢?
一切法门的终极……
本门先天归元功,乃是教祖体察先天大道,窥得大道本身,继而领悟出来。
修炼此功,能成就先天归元大圣法相。
然而如今再观先天归元功,却觉得它与元之道本身,依旧相去甚远,即便归元,亦不能归入大道本元之中。
我之先天大圣印,本拟以五色虹光演化元圣,覆压敌人,即能封锁敌人周遭元气运转,甚至影响其体内真元的流动。
如今看来,却更是鄙陋得可笑。
远远不及先天归元功,更不提能拟化‘大道本元’了。
还是先天虚神功,唯有先天虚神功,能令我归入大道本元之内,五行真元最终归于‘元’,这才是无上大道,才是煌煌正道……”
祁仙的念头流转着,体内先天五行真元滚滚运转,隐隐与天地气脉完成了嵌合,莫可名状的气息就顺着这勾连而起的气脉,输送入祁仙的体内,令他的先天五行真元转变加快,愈发纯化,愈发不具备他个人的气息,愈发归返‘本元’。
佛门证‘无我’,使‘法性住空’,如此成佛,可以永恒不灭。
道家证‘有无’,使识神死,而元神生,太上忘情,进而脱去皮囊,羽化登仙,亦是不朽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