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远东布局(2 / 2)

重生之动力时代 熔海 5518 字 2016-11-16

对于kgb的情报,太平洋舰队杜尔特斯比利德诺夫海军上将、舰队航空兵司令戈奥尔基巴甫洛夫海军中将自然是非常重视。

经过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专家和地勤师组成的紧急排障调查组的仔细检查,最终确定这架图1o4a的飞机襟翼在开启时有不对称性的情况生。如果这个故障没有及时排除。飞机起飞后将导致机体生严重倾斜,加上这架图1o4a有载情况,这个后果将不堪设想。

航空专家们的排查结论,当时足足把杜尔特斯比利德诺夫海军上将、舰队航空兵司令戈奥尔基巴甫洛夫海军中将等人足足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卡列妮娅及时赶过来阻止这架图1o4a升空,他们这些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将领肯定是被一锅端了。

在接下来的事故原因调查中,卡列妮娅当然不会将情报来源如实相告,而是声称这是西方间谍精心策划的一项阴谋。并且顺势在全苏联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肃奸反谍大行动,弄得欧洲和美国都紧张不已。

至于杨卫平为什么会提前获知这架图1o4a存在安全隐患,卡列妮娅也有选择性的给予遗忘。她并不认为这是杨卫平派人安排的一个阴谋。因为杨卫平及其天工集团在苏联境内的势力几乎为零,根本就没有可能策划这么一个足以对天工集团构成致命打击的惊天阴谋。而是自动脑补,将这归结于杨大老板这位上帝之子的眼睛真的能看到未来。

也是通过这件事后,更进一步地坚定了卡列妮娅对杨卫平产生了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和迷信。她不仅收获了整个太平洋舰队全体核心领导层的感恩戴德和友谊,而且还顺理成章地把手伸进了图波列夫设计局,为杨卫平设计的y2ob全球霸王战略战术轰炸机实现工业化量产提供了不少技术情报参考支持。

苏联太平洋舰队并没有步历史的后尘,远东军区的地位也没有遭遇任何损失。在卡列妮娅的穿针引线下,大批原北缅企业开始在苏联远东地区渐渐落户开花。

杨卫平现如今当然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在苏联欧洲地盘伸手染指。只能将目光先盯着远东地区。

早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其远东地区的工业基本上是为军事服务。战后。苏联在这方面的政策依然没变,还是优先展国防工业,并逐渐在远东建立了一批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这类苏联于二战后扩建的新兴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生产结构单一,专为军工生产服务。

以滨涨边区为例,其9o以上的区中心都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城镇。如:制造飞机的阿尔谢尼耶夫。从事核潜艇修理维护的大卡缅,专门为国防工业开采原材料的达利涅戈斯克和卡瓦列罗沃。所有这些原材料在民用工业中使用率极低。

基于远东战略考虑,苏联在远东的军事设施和驻防部队非常多,有一百五十万军队和太平洋舰队。很多企业先要承担起直接为本地区部队服务的任务,使得军事工业在客观上就处于优先展的地位。

卡列妮娅重点关注的约有四十家军工企业。其中三十二家组成了地区军事工业综合体,分属于苏联造船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和国防工业部。

自安德罗波夫上台开始实施渐进式改革后,苏联大部分的国防企业转为隶属苏联联邦工业部下设的各个专业局。这些企业1985年的产值几乎占了军事工业综合体总产值的9o。

实际上,苏联还有许多为军工生产服务的民用企业。这些民用企业也生产军工产品。如哈巴罗夫斯克石油加工厂、“日勃伊1”工厂、哈巴罗夫斯克第一钢筋混凝土制品厂、日出缝纫机厂和电子技术厂、硫酸厂、远东柴油机厂、霍尔斯克水解厂等等。几十年来,苏联限度地强行扩大军事潜力使得远东地区的经济变得高度的军事化,而且达到甚至出国防实际需求的水平。

由于远东的工业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同时也影响了本地区机器制造业的生产结构。加上各企业分属不同部门,彼此间的协作关系相当薄弱。因此造成人才、资金分散和重复生产,导致了生产部门的专业化很窄,实行配套生产,缺乏达的科学研究基地。其研制和设计部分基本上局限于某些高备及单个部件和零件方面,绝大部分原料和配件都是由苏联中心地区供应。

对这种情况,早经杨大老板面授机宜的卡列妮娅已经有了通盘的改良规划。率先进驻远东的这些原北缅企业,就是搅动这潭混水的鲶鱼。而有了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充当保护伞,这些来苏联远东地区圈地淘金的原北缅企业家们自然是在这片资源丰富的肥沃土地上如鱼得水。

卡列妮娅此番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除了专程来代替杨大老板视察慰问在远东创业的东联企业家和工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作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kgb远东局总负责人,卡列妮娅自然有权利调阅kgb远东分部的所有档案资料。而鉴于目前世界各大情报机构和组织纷纷进入华夏各显神通,卡列妮娅觉得kgb当然不能落了下乘。

只不过因为华苏关系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就陷入历史冰点,kgb在华夏的力量非常有限。因此,卡列妮娅决定启用一批当年远东局秘密安插在华夏境内的潜伏人员,准备跟西方国家的同行们来一次规模空前的“同台大比武”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